html { background-image: url(/style/images/bg-rep-03.png); } 室内、外消火栓、喷淋设计流量是否需分别计算?-行业新闻-北京消防改造维修安装_消防设备检测维修_气体灭火安装施工_北京消防工程安装公司

行业新闻

室内、外消火栓、喷淋设计流量是否需分别计算?

合理、准确地确定这些设施的设计流量,不仅关系到灭火系统在火灾初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也直接影响给水系统的布置、泵站容量、管径选型以及工程造价与运行维护水平。围绕“室内、外消火栓、喷淋设计流量是否需分别计算”这一问题,需从法规标准、系统特性、工程实践与经济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本文旨在阐明三者流量计算的原则、联系与区别,并提出在工程设计中如何科学处理计算与校核的问题。

一、相关法规与标准概述

在中国,关于消防给水与灭火系统设计的主要规范包括但不限于: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GB 50970 等历年规范或地方标准)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

  •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消防主管部门的补充规定

这些规范通常分别对消火栓系统(室内与室外)和喷淋系统提出设计要求,包括保护对象、设计面积与设计火灾荷载、设计流量与设计压力、给水可靠性、泵站配置、管网分区等内容。规范往往明确区分消火栓系统与自动喷水系统的计算方法和适用场景,因此在理论上和规范要求上就存在“分别计算”的逻辑基础。

二、三类系统的功能定位与技术特性

理解是否需要分别计算,首先要明确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与喷淋系统在功能与工作方式上的根本差异:

  • 室内消火栓: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便于消防人员或受过培训的人员使用消火栓水带进行灭火和人员自救。其喷流方式为水枪直接喷射,覆盖范围和喷洒方式依赖人员操作。设计常以一定数量的消火栓同时使用为依据,考虑局部取水点与操作空间。

  • 室外消火栓:设置在道路、广场或建筑外围,用于消防车接水或现场消防人员进行扑救,考虑消防车取水、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压力要求及道路可达性。设计关注点包括消防队供水接口、长距离补给与多个取水点的并联流量。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淋):为自动化紧急喷洒装置,按保护区域自动启动、喷雾或喷淋覆盖并控制火势,依靠自动探测和释放水流,其工作模式是固定喷头按照一定的密度和受保护面积同时供水。设计强调喷淋密度、最不利区域(远端、最高消火水头)的流量与压力、系统分区及同时工作喷头数。

由此可见,三者在启动方式(手动 vs 自动)、供水方式(局部水枪流量 vs 分布式喷头流量)、设计假定(控制面积、工作数量)以及施工与维护要求上均有显著差异。因此常规设计实践中通常需要分别计算各系统的设计流量以满足各自功能性需求。

三、规范导向:分别计算的必要性

规范中的要求体现了对不同系统分开计算的原则性安排,主要原因包括:

  • 保护目标与设计工况不同:喷淋系统常按“最不利区”的喷淋密度与面积计算(如轻、中、高危险等级对应不同喷淋强度),而消火栓系统按同时开启的若干消火栓数量和流量来计算。两种情形的假设工况互不等同,因此直接合并计算易造成误判或资源浪费。

  • 供水分配与压力控制要求不同:喷淋系统要求稳定的工作压力以保证喷头均匀放水,而消火栓系统需要较大的瞬时流量和较高水枪压力供人工操作。两者对泵性能曲线、稳压设备及水锤影响的侧重点不同,合并设计可能导致对某一系统的性能不满足。

  • 同时性与互斥性的考虑:在一些场景中,规范和消防设计会考虑系统间是否可能同时工作。例如火灾初期,喷淋系统可能先行启动并控制火势,随后消防人员使用消火栓展开攻灭。在某些工程中,为确保灭火效率,设计时需要考虑最不利情况下喷淋与消火栓是否会同时供水。规范通常要求在确定给水能力时,对可能的同时用水工况进行校核,但这并不等于可以简单将系统合并为单一计算,而是对各系统的独立设计流量进行“同时工况”联合校核。

综上,规范倾向于分别计算各系统的设计流量,并在必要时进行联合工况校核。

四、工程实践中的计算方法与流程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常见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明确保护对象与防护策略

    • 根据建筑用途、耐火等级、火灾危险等级确定需要装配的系统类型(是否有自动喷淋、是否需要室内/室外消火栓等)。

  2. 按规范分别确定各系统的设计流量和设计压力

    • 喷淋系统:确定保护等级、喷淋强度(L/min·m² 或 mm/min)、最不利区面积、同时工作喷头数量,从而计算设计流量与相应压力;

    • 室内消火栓:按楼层消火栓数量、同时开启消火栓数、每个水枪或水带的额定流量计算总流量,并考虑在远端消火栓的最不利压力;

    • 室外消火栓:按道路网和外部防护要求,确定同时开启的室外取水点数及对应流量,亦需考虑消防车取水要求。

  3. 进行系统联合工况校核(必要时)

    • 在某些重要或复杂建筑中,设计要求对喷淋与消火栓可能同时工作时的给水能力进行联合校核。这通常以“各系统单独设计流量之和”或更为精准的概率/场景方法估算最大可能同时用水量,并据此选择供水设备(如消防泵)、水源容量与水池容积。

  4. 设备与管网选型

    • 根据计算流量与压力选定泵的扬程—流量特性、管径和阀门配置,并进行水力计算以校核局部压力损失、水锤影响等。

  5. 留置系数与冗余设计

    • 设计需考虑可靠性、维修、误差等因素,通常在计算值基础上留有一定裕度或设置备用泵组。

这一流程体现出“分别计算、联合校核”的工程实践逻辑。

五、是否能合并计算?利弊分析

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推荐对三类系统分别计算,但在某些特定情形下,设计单位或消防主管部门可能允许或采用一定的合并估算方法。下面分析合并计算的利弊与适用条件。

利点:

  • 某些小型或低风险建筑内,若不存在喷淋系统或消火栓仅作为补充,设计单位可能在给水系统容量上进行简化处理,从而节约设计与成本投入。

  • 合并考虑可能在供水设施共享的前提下,让泵站设备得到更紧凑配置,减少重复投资。

缺点与风险:

  • 功能特性差异导致合并后某一系统在实际火灾时可能达不到规范要求(例如喷淋系统压力不足或消火栓瞬时流量不足)。

  • 合并计算若忽视最不利工况与同时性问题,会降低系统可靠性,并在实际火灾应急时造成严重后果。

  • 规范与审批中通常需要分项证明各系统满足要求,合并计算或简化可能不被审查通过。

适用条件(若考虑合并或统筹设计):

  • 需与消防主管部门沟通确认,按当地规范或地方消防要求执行;

  • 在技术上必须通过联合工况的严格水力计算与风险评估,确保合并后的方案能满足各系统在最不利情况下的性能需求;

  • 适用于风险低、保护对象简单且无法并联大规模同时取水的建筑。

总体而言,合并计算仅应作为例外并在充分论证、审核与保障条件下采用;常规做法仍应分别计算并进行必要的联合校核。

六、联合校核的具体思路与示例

在需要考虑同时供水的工程中,联合校核常采用以下思路:

  • 明确最不利工况组合:例如火灾发生时喷淋系统的某一区域同时工作,同时该建筑的若干楼层消火栓也可能被使用;或外部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同时室内喷淋在工作。

  • 计算各系统在该工况下的流量与压力需求:分别计算喷淋、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在该组合下的流量总和及其在给水系统不同节点的压力需求。

  • 进行水力分析:对给水管网、泵站、阀门及取水接口进行稳态与瞬态(如需考虑水锤)水力计算,判断供水是否满足流量与压力要求。

  • 考虑备用与切换策略:例如设置消防泵主/备用配置、在喷淋工作时对消火栓的限流或优先级控制措施,以保证关键系统优先供水。

  • 预留安全裕度:在泵容量、管径设计中考虑一定系数以应对火灾复杂性与设备老化。

示例(简化):

  • 某商业建筑:按规范喷淋系统最不利区需流量50 L/s,室内消火栓按同时两处开启需80 L/s,室外消火栓按两处需100 L/s。若按最不利联合工况考虑喷淋可能先行且消火栓随后加入,设计时需校核给水系统能否在同时供应230 L/s且满足各取水点所需压力。若不能,则需采取分区供水、泵组分段或增加水池/备用泵等措施。

七、设计建议与实践要点

  • 遵循规范:在初步设计阶段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分别计算喷淋、室内及室外消火栓的设计流量与压力,并在施工图和技术文件中给出明确分项计算书。

  • 重点做联合工况校核:对可能的同时用水场景进行水力校核,尤其是在重要设施(大型商业综合体、地铁、化工厂房等)或用水需求高度集中场所。

  • 明确优先级与控制策略:在给水系统中设置分段控制、优先供水策略或自动切换装置,以保障关键系统(如喷淋)在火灾初期的优先供水。

  • 考虑可操作性与维护:消火栓系统需要考虑人工操作空间、接口标准、消防水带布置等;喷淋系统需关注喷头检测、排水与防冻等细节。

  • 与消防救援部门协同:在设计阶段与消防救援机构沟通,确认室外取水、消防车接合器位置与供水接口,确保现场救援时供水配合顺畅。

  • 风险与经济平衡:在满足规范与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造价、运行成本与维护便利性,合理配置泵组、管网与水池容量。

  • 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功能、工况假定与水力要求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设计上通常应分别计算各自的设计流量与压力,以确保各系统在其最不利情况下满足规范与实战需求。

  • 在工程实践中,应在分别计算的基础上对可能的同时用水工况进行联合校核,并据此调整给水系统的配置与泵站容量。合并计算仅可在充分论证、满足规范并经消防主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作为例外手段。

  • 最终目标是确保在各种可能的火灾场景下,喷淋系统、室内与室外消火栓能协同工作、确保人员疏散与灭火需求,同时保证给水系统的可靠性与经济性。设计者应严格遵循规范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科学、可审查的计算与优化。


以上内容是北京智淼消防工程改造公司发布,剽窃一律删除。http://www.zhxfcp.com/

北京消防工程公司拥有专业的安装团队及一级消防施工资质;从事消防器材工程设计、安装、改造、维修、检测,欢迎来电咨询,咨询热线:18910580194,北京消防改造安装网址:http://www.zhxfcp.com/

Copyright © 2008-2019 WWW.ZHXFCP.COM 北京消防改造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XML / TXT

ICP备案证书号:苏ICP备19022074号-22 

苏公网安备32058102002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