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改造是指对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筑物进行必要的维护、修复和完善,以确保其安全性、稳定性、功能性、环保节能以及美观性。
为什么要进行既有建筑改造?简而言之,老的旧的不满足目前的社会需要。
功能转换需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许多既有建筑的原有功能已不能满足当下需求,如一些废弃的工业厂房需改造为创意产业园、商业综合体等,以适应新的产业和生活方式。据统计,仅在上海,近十年就有超过 500 万平方米的旧厂房进行了功能改造。
多元化功能融合:现代社会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比如,在商业建筑领域,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购物功能,他们希望在购物的同时能够享受餐饮、娱乐、休闲等多种服务。因此,许多既有商场需要改造,增加餐饮区、儿童游乐区、电影院等功能区域,以提供一站式的消费体验。
生活便利性:既有建筑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其结构安全、节能保温、抗震等性能可能逐渐下降,有些既有建筑也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使用需求,例如结构使用功能、别墅的地下室改造、高层建筑无安装电梯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建筑加固改造来实现。
节能环保:十年、二十年甚至更早以前的建筑很多都没有做外墙保温,使得建筑在整个运行生命周期内的能耗是相当高,为了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度,也从资源节能的角度来说,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造。
当然还有外观美观的需求、智能建筑、无障碍设计、文化价值重塑等需要。还有一点值得关注:
现行建筑规范升级: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在更新,建筑行业的规范体系也在与时俱进,消防法规也在不断提高要求,很多既有建筑物因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比如,对于人员密集场所,新的消防标准规定了更短的疏散距离、更多的安全出口以及更完善的消防设施;既有建筑中的商场、剧院、学校等场所如果达不到这些标准,就必须进行改造,以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既有建筑改造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走向。在城市不断更新与演进的大背景下,既有建筑改造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与机遇,它能够赋予老旧建筑新的生命力,使其重新融入现代社会的功能需求体系。
但是既有建筑改造也面临许多困难。其中,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设计施工验收方面的困境尤为显著,特别是新老消防设计规范的衔接与融合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消防设计规范经历了多次修订与更新,新规范在消防安全保障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和细致的要求,如对消防设施的种类、性能、布局以及疏散通道的宽度、数量、标识等方面都有了更精准的规定。
对于既有建筑改造而言,一方面需要遵循现行的新规范以确保改造后的建筑具备足够的消防安全性;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到老建筑在原始设计与建造时所依据的老规范的局限性以及建筑自身已经形成的固有结构与布局特点。
在改造过程中,如果生硬地套用新规范,可能会面临大规模重建甚至失败;但是按照老规范却不能满足消防安全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既有建筑火灾风险和改造可行性评估应该受到重视,既有建筑改造前进行可行性评估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只有通过可行性评估,才能确定改造方案能否在消防法规框架内顺利实施,避免因违反政策法规而导致项目停滞或后续整改成本的增加。
很多既有建筑改造都忽视这一环节,认为这一环节没有必要,没有对现状进行评估就直接进入设计阶段,忽视很多重点难点,造成后期的验收出现问题,不断整改,甚至烂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