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一个被忽视的安全细节
在家庭装修中,卫生间等电位联结是保障用电安全的重要环节。许多人对设置等电位端子箱已有共识,但关于是否需要将其与建筑结构钢筋网连接的问题却长期存在争议。这个看似微小的技术细节,实则是守护生命安全的关键防线。
2、规范解读:国家标准明确要求
我国《低压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保护》(GB16895.21)、《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等文件明确指出,装有淋浴或浴盆的卫生间必须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并与建筑物结构钢筋网可靠连接。国标图集15D502进一步要求,等电位端子箱必须通过导体与结构钢筋网形成电气通路。这些规范共同传递了一个信息——脱离结构钢筋的“悬浮式”等电位联结无法真正保障安全。
▲GB16895.21 ▲《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 ▲图集15D502
3、原理分析:连接钢筋如何发挥作用
1)单点接触故障场景
当人体单手接触漏电设备(如电热水器)时,若未连接结构钢筋,故障电流需流经长距离线路返回电源,导致保护导体上产生高电压差,可能远超安全限值。而连接钢筋后,故障电流通过短路径的钢筋网迅速泄放,接触电压趋近于零。
不与建筑物结构钢筋网联结(无e段接地时),a-s1-b-c段保护导体的故障电流Id产生的电压降,由于线路较长,超过安全电压;
与建筑物结构钢筋网联结(有e段接地时),a-s1段保护导体的故障电流Id产生的电压降,线路很短,接触电压约为0。
2)跨区域接触风险场景
若人体同时接触漏电设备和金属构件(如暖气片),即使人体对地绝缘,连接钢筋的等电位系统仍能消除两者间的电势差。反之,未连接的“孤岛式”系统可能因电位不均形成致命电压。
3)隐蔽风险场景
建筑结构钢筋本身具有自然接地特性,其与大地形成的电气网络能有效均衡电位。忽略这种天然优势,仅依赖人工敷设的局部联结,可能留下安全隐患。
4、结论:安全无小事,连接是根本
卫生间等电位联结的本质是构建“零电位差”安全区。连接结构钢筋网不仅符合国家标准,更能利用建筑本身的导电网络快速消除危险电压。在实际施工中,应确保等电位端子箱与结构主筋可靠焊接,形成连续导电通路。这项看似简单的技术措施,实则是将事故风险化解于无形的生命保护网。